2025/08/04
2025 年 7 月 31 日,际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全体人员走进电影院,观看了电影《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以独特视角重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沉痛历史,为全体人员带来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
《南京照相馆》的故事发生在 1937 年 12 月南京沦陷之后,一群普通百姓藏身于 “吉祥照相馆” 避难。他们被迫协助日军冲洗底片,却意外发现了记录日军屠城罪行的铁证。从最初的恐惧求生,到为守护民族大义、揭露历史真相而毅然抗争,影片细腻地刻画了战争阴云下普通民众的痛苦挣扎、精神觉醒与无畏抗争,深刻诠释了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
观后感:
徐嘉艺:
1937年12月13日,是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开始的日子,我们在历史书中学习过相关的内容,但是却一直无法具象化。《南京照相馆》让我们看到曾经繁华美好的南京,在侵华日军的刀枪下如何成为人间炼狱。借用一位影评人的话,要记得建立在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之上的纪念馆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叫大屠杀纪念馆,因为,大屠杀不值得纪念,我们应该纪念的是我们遇难的同胞们。带着敬畏的心看完《南京照相馆》,离场时大家都默不作声,都沉浸在那段历史中不能自拔。我们作为律师,要时刻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缅怀先烈、缅怀牺牲的同胞,在当下用自己的专业法律知识,守好国家和人民的每一份利益!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大美中国,共同坚守!
刘敏:
南京照相馆用光影封存记忆,也封存1937。镜头掠过残墙碎瓦,定格老者颤抖的瞳孔,那瞳孔里映出我辈不敢直视的悲怆。走出影院,阳光刺眼,仿佛底片漏光,照见今日安宁。快门声响,历史与现实重叠,我听见自己心跳——那是对和平最轻的乞求,也是最重的承诺。大好河山,寸步不让。
张贤达:
暗房里晃动的红光里,老照相馆老板颤抖着按下最后一格胶卷——这不是普通的影像记录,是刻进血脉的历史证词。《南京照相馆》用最克制的镜头,撕开了"平凡人"与"英雄"的界限:当街坊们冒死藏起罪证,当邮差顶着枪口送出真相,那些蜷缩在暴行里的普通人,终在血色中挺直了脊梁。 这让我想起入党誓词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今天的我们或许不必面对屠刀,但守护历史的真相、传承抗争的精神,何尝不是另一种"战斗"?社区里多跑一步的民生调研,岗位上多扛一份责任的坚守,都是在续写"平凡人"的担当。 电影结尾,老照片在纪念馆玻璃柜里泛着暖光。那光不是历史的余温,是党员接力的火种——我们要做的,是把这份"不能忘"刻进日常,让每个岗位都成为守护文明的灯塔。
利志鹏:
暗房红光里,老掌柜把最后一张罪证胶卷塞进墙缝时,手在抖——那不是恐惧,是刻进骨血的倔强。《南京照相馆》撕开历史的褶皱,让我看见:所谓英雄,不过是把"不能忘"刻进日常的凡人。 作为党员,我们未必面对屠刀,但守护历史的重量从未减轻。社区里多问一句老人的记忆,岗位上多存一份真相的记录,都是在接续当年街坊们藏胶卷的那团火。初心不是口号,是把"平凡"活成"不凡"的坚持。
李嘉:
《南京照相馆》这部电影看完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影片用以南京沦陷之下的南京城内的一个普通照相馆为视角,带领观者走进那段所有国人都无法忘却沉重、沉痛的历史。南京省会我以前去过,一座繁华都市,如果每一电影重新,很难想象那样一座繁华的都市被摧毁,变成断壁残垣、体无完肤是怎样一番的景象,但是通过这部电影,让我真实感受到了!震撼、心痛、悲哀、愤怒,各种情绪涌上心头难以言表!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日军恶魔一般的行径,侮辱、践踏着每一块土地、每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战火纷飞年代,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面对国家被侵略,面对亲人遭屠戮、朋友被掳掠,没人任何一个国人能够苟且!面对敌人,没有妥协,抗争到底,为了民族的明天,哪怕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看完整部电影,更能感受到今天平稳、安定生活的来之不易。生活中的些许不如意,有些许的磕磕绊绊,现在想来,那些都是我们平安、幸福生活的见证,就像《南京照相馆》中洗出的那些老照片一样,都是珍贵的情感载体和珍贵记忆!
铭记历史,致敬英雄。传承精神,奋勇向前!这才是我们现今最需要的!
姜燕:
感觉和素未谋面的亲人们一起经历了一场人为的战争浩劫,恐惧、愤怒、心痛!勿忘国耻,吾辈自强!
黄超平:
作为法律工作者,观影后最深的触动是影片对历史罪证的坚守与正义的叩问。照相馆众人冒死保存日军暴行底片,恰如法律人捍卫证据的执着——真相不容篡改,罪行必须清算。影片中“我们不是朋友”的台词振聋发聩,警示我们:法律的正义性建立在事实基础上,对侵略历史的否认本身就是对国际法的践踏。 电影以小人物视角展现战争暴行,恰似法庭上的证人证言,细节最具说服力。暗房红灯下的胶片,如同司法程序中的关键证据,沉默却有力。铭记历史不仅是情感共鸣,更是法律与道德的必然要求。
赵秀琴:
《南京照相馆》以1937年南京沦陷为背景,聚焦"吉祥照相馆"内普通百姓的生死抉择。当意外发现日军暴行罪证照片时,一群手无寸铁的平民从恐惧求生到觉醒抗争,用生命守护历史真相,让血色记忆化作无声的呐喊。 历史是最好的清醒剂,和平需以忠诚守护。我们应从民族记忆中汲取力量,将爱国情怀熔铸于岗位实践,以实干担当捍卫这鲜血换来的盛世山河。 大好河山!寸步不让!
钟芮琦:
削发潜行,就有生机吗?金蝉脱壳,就能相聚吗?金陵城,万人冢,生得狭窄,死得无垠!而这一切的罪魁,在血色浸透、呜咽奔流的长江水里喟叹没有彩色相机记录他们狂妄的艺术,在白骨纵横似乱麻的焦土硝烟里喂狗。
遗民泪尽胡尘里,但深渊不是死寂,是同仇敌忾,是民族血脉的沸腾。在城垣倾颓处,是我们先辈以残躯化戈殊死一搏;在尸横遍野里,是我们先辈孑然却毅然带出了日寇昭昭暴行的如山罪证。是我们先辈,让88年后的我们,真正实现了一日千里,大好河山。真相不容篡改,国恨不容湮灭。14亿中国人,在此刻与历史狭路相逢,共勉共振,为这场电影——
泣血旁白。
姚杭玲:
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沉重、心痛。日本对我们先辈做的一切罪行,都不能遗忘,只有铭记历史,记住历史,只有国家强大和昌盛,才有我们平凡个体的幸福生活。
黄华玲:
电影里最戳心的一幕:邮差顶着枪口喊"这是我家娃的照片"——他护的不只是影像,是中国人的尊严。这让我想起入党时"为民族谋复兴"的誓言:和平年代,"复兴"藏在每一次为民服务的细节里。 老照片在纪念馆泛着暖光,照见两重责任:当年的人用生命留史,今天的我们用心传史。作为党员,不必惊天动地,把社区老人请进党史课堂,给孩子们讲清每张老照片的故事,便是对历史最好的守护。
丁月娟:
感觉是隔着屏幕和那个年代的同胞共同经历了那个动荡而不愿回望的年代,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少次都有冲进屏幕浴血奋战或救助同胞的冲动。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于日本人,我们不但要铭记历史更不会忘记仇恨,无论以前、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是朋友!祖国河山虽然经历了千疮百孔,但我们寸土不能让!良知和操守是一个人的根本,否则不是行尸走肉就是禽兽,而支撑这一切的就是我们的根——文化!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铭记历史,自强不息!
王炜:
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无疑对整个中国人来说是至暗时刻,侵华日军的残暴罪行实在令人发指。以前只是在历史课本上通过文字和图片了解到日军的残暴,今天通过观看这部《南京照相馆》电影,让我更加直观看到当时攻入南京城的日军禽兽行为。勿忘历史,我辈自强,我们要守护住我们自己的大好河山!现在想来,我更加佩服那些为了揭露日军残暴行径而英勇无畏地斗争、保留历史罪证之人的勇气,向你们致敬,无名的英雄!如今,日本国至今不肯承认历史错误、不肯道歉,我们年轻一辈一定不能忘记这段沉重的历史,中国的大好河山,一寸也不能让!
刘丽:
关于照相馆的剧情设定以及人物的演技都非常不错,但是虐杀场景太多了,那些鲜血淋漓的画面,仿佛在一次又一次地揭开民族伤疤。铭记历史必要重要,可在多方合作已成主流的现代文明语境下,直白的暴力呈现显得过于残忍。这种不断揭开民族伤疤的行为只会激起人们心中的民族情绪,宣传民族仇恨氛围,却无法导向对和平的珍视。
黄靖:
看完电影心情沉重,让我难受的不是电影本身 ,而是这段历史是真实发生的。日本侵略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罪行,让我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吾辈应当自强,振兴中华!
常思妤:
看完《南京照相馆》,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影片将我拉回了1937年那个黑暗的南京城。吉祥照相馆里,本是一群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普通人,却因冲洗日军照片,意外发现了屠城罪证。从只想活命,到决定保护底片,他们的转变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辉。阿昌从怯懦到勇敢反抗,老金一家为守护真相不惧威胁,他们的坚韧与担当,令人动容。影片中,日军的残暴与虚伪令人发指,烧杀抢掠、强迫摆拍,妄图掩盖罪行。而老金拉动背景布,展现各地名胜,大家一起念出地名的场景,又让我看到了中国人对山河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如今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我们应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珍惜当下,努力让悲剧不再重演 。
杨佳蕊:
电影中印象最深的是老金用照相馆的幕布背景展示祖国各地的大好河山,众人跟着念出地名,眼中满是对祖国的热爱,“大好河山、寸土不让”。日军侵华的屈辱历史是刻在中华民族骨血里的伤痛,电影中刻画的每一段记忆,大屠杀中每个无辜百姓的哀嚎,都沉重得让人喘不过气。勿忘国耻,吾辈自强。让我们从这段沉痛的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拼搏!
严思雨:
《南京照相馆》以15岁学徒罗瑾冒死保存的16张暴行照片为骨,用暗房红光显影民族精神。刘昊然饰演的阿昌从苟活者蜕变为用胶片作战的勇士,高叶的林毓秀完成从被拍摄者到记录者的觉醒。导演申奥以“shoot”的双关隐喻,让相机与步枪形成残酷对话,童谣与城墙构成文明坐标。那些藏于佛像腹中的底片,最终成为审判谷寿夫的“京字第一号证据”,印证着“城可陷,志不屈”的气节。当黑白史料叠化为今日南京街景,显影液里浮出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永不褪色的尊严。
张诗琪:
影片以独特视角,将镜头对准南京沦陷时的一家小小照相馆。邮差阿昌、戏伶毓秀、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等普通百姓,在日军逼迫下冲洗照片,却意外发现日军屠城的罪证底片 。面对残暴的侵略者,他们从最初的恐惧、只想保命,到逐渐觉醒,毅然决定守护底片,揭露真相,他们的转变令人动容。 片中日军的虚伪与残暴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摄影师伊藤表面温和,实则心如蛇蝎,用“仁义礼智信”粉饰血腥暴行,令人作呕。而普通百姓们在绝境中所展现的人性光辉,又让人无比感动。阿昌从胆小怯懦变得勇敢抗争,毓秀坚守底线绝不屈服,老金一家竭尽全力守护正义。他们的行动诠释着对国家的热爱,对正义的执着。 这部电影让我深刻认识到和平的珍贵,我们不能忘记那段惨痛历史,要铭记先辈们的付出,努力让国家更强大,让悲剧不再重演 。
此次观影活动进一步凝聚了际唐律师事务所全体人员的爱国情怀。大家深刻认识到,作为法律工作者,应一如既往地坚持党的领导,以史为鉴,立足本职工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优秀的人民律师,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以实际行动向革命先辈致敬,不负历史使命。
通过此次观影,际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将继续引领全体人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法治建设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内容来源 | 际唐律师事务所
党建
2025年9月3日,广东际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同志和全体律师在勤若牛会议室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
2025/09/04
党建
2025年08月29日,在莲花街道热闹的“党员市集”活动现场,际唐党支部积极响应号召,派出专业律师团队,为广大街坊带来
2025/09/02
党建
2025年8月20日,际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徐嘉艺率党员律师代表一行,参加由北京策略(深圳)律师事务所、桂客学院主办
2025/08/26
党建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关键时期,重温党的奋斗历程、汲取红色智慧,是新时代法律工作者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专业素
2025/08/19
党建
七一建党节来临之际,在中共际唐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委员会的组织领导下,际唐律所党员律师张磊律师积极组织律所的党员和群众律师
2025/08/14